11月20日,學院在第二會議室舉辦了以“‘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主題的教師沙龍。沙龍由學院常務副院長董大奎主持,他首先介紹了課題的研究背景。他說,“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在國家大力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和上海市建設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的背景下進行的。中職的“雙證融通”改革已進行了兩年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上海市教委正在積極謀劃高職的改革方案👱🏽♀️。受上海市教委委托👴,我院共承接了關於“雙證融通”改革的兩個課題🦸🏿。其中,《高職院校“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側重理論和政策層面的研究🤵;《機電一體化專業“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重在探索如何在專業的層面一體化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並總結“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規律。董大奎強調🙅🏻♂️🤰🏽,課題研究將為上海高職院校全面推進“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模板。
沙龍上,首先由科研處副處長王影老師代表課題組作了《高職院校“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階段性匯報。她介紹了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主要研究內容、研究的關鍵問題和預期成果🧟♂️💂🏽。她重點介紹了課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如“雙證融通”概念的界定,“雙證融通”內容的界定🧗🏼,“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定位,“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製定的原則,“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的程序,以及在實施“雙證融通”改革過程中意昂和政府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保障條件建設。她特別強調,“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既基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又寬於職業資格證書🧑🏿🚒,在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彰顯職業教育屬性的同時🧴,也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規律,協調處理好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三方面的關系📑,體現高等教育的屬性。
隨後🕡,“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副主任王鵬老師介紹了《機電一體化專業“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研究的相關情況❄️。他以所在專業為例🧜🏿,具體闡述了在“雙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應如何確定專業的定位和人才培養規格👩🏼🦳,如何一體化設計課程體系,如何進行專業的保障條件建設,如何設計職業基本素養的全程培養和過程性考核方案✴️🦨,也分析了在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以及自己的思考。他指出,改革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讓學生獲得高級工證書,或是提高學生的技術技能🧜🏻♂️🍲,而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𓀉。因此,在課程內容中要強化專業理論和技術原理的學習⚄;要註重學生創造性技能的培養🥢;要讓學生掌握行業前沿技術的動態發展🕢😊。另外🫱🏻👰♀️,鑒於目前職業技能鑒定和考核中無法考核應考者職業基本素養的問題,改革將要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即將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的培養融入到專業課程體系中,這也是此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大特色🚡。參會的領導和老師還就所關心的“雙證融通”改革後高級工證書的獲取率🌳、課程考核方案等問題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