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廣
“上海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辦學體製及培養模式研究”課題組在其研究報告中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和上海高職教育應具有的特色提出如下建議:
一、 人才培養模式
該課題組認為👳🏿♂️,高職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一體兩翼”👩🏽🦲,即以實踐能力為主體🍵,以理論知識和人文精神為兩翼🐧🧛。要求培養出來的學生既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又掌握一定的具體工作技能。
二🧏🏿、 上海高職教育的特色
該課題組認為🏌🏽♂️,上海的高職教育應體現出“高、新🫣、嚴、強、廣”五個字的特色👶🏼。
第一、 人才培養的層次“高”一點。
首先,上海高職的學歷起點要高一點🍋,應重點考慮加快發展本科層次的高職教育,爭取本科的比例達到30%,並適當發展高職的研究生教育。
其次📳,頒發職業證書的層次高一點。不僅要爭取獲得國際各類職業資格證書,還要爭取頒發國際上承認的職業資格證 書,以滿足越來越多的外勞人員的職業要求。
第二🙆♂️、 實踐教育的內容“新”一點🕗🤟🏽。
在教育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上海有很多世界先進設備和設施的有利條件,努力讓學生接受最新的實習,掌握最新的職業技能以培養出更受社會歡迎、更具競爭力的高職學生。
第三、 職業行為規範訓練“嚴”一點🫵🏽🧝♀️。
一方面,現代企業對人才的職業行為規範很重視,最重要的就是事業心和責任感。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的質量管理非常嚴格🫲🏻🅱️,對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職業規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隨著上海經濟發展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使製造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提高,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才數將愈來愈多。對第三產業來說👸🏼,規範的職業行為規範就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實踐時間較長的高職教育,若在訓練和培養學生的行為規範方面有所作為🛒,必將成為高職人才受到社會歡迎的一個亮點。
第四🆕、 服務一線的觀點和技能“強”一點🤳🏿。
高職教育培養出既具有多種高級職業技能又能安心一線工作的人才。這就一定會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也一定會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
第五🤘🏻、 培養的對象“廣”一點。
高職教育不僅是特定對象的教育♤🎣,更是一種面對全民的教育。它可以是一種學歷教育,又可以是一種非學歷教育,以滿足各種學習動機者的學習需要。高職教育至少應能提供下列教育品種®️:
1🧑🏻🦯➡️、學歷教育👨🚀,包括高職專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各種不同的學歷層次;
2👨🏽、在職人員的知識更新和第二、第三專長教育❎;
3、有針對性地為產業升級開展職業技術培訓和對下崗人員的再就業教育;
4📓、對外來就業和打工人員的培訓和提高其知識技術的教育👨🏫;
5👀、方便弱勢群體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市民整體知識水平;
6、退休和其他人員的休閑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