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通渭縣註重構建培訓新模式👍🏻,著力打造特色黨員教育品牌,不斷提高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創新培訓機製⚒,不斷夯實培訓基礎🛼。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從嚴治黨和加強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列入全縣黨建工作的重要事項,健全完善黨員教育培訓相關製度😵,就各類培訓班的報批📊、培訓學時、管理權限👤、培訓臺賬等工作,做了硬性規定。不斷創新授課方式🎷,製定出臺了《通渭縣領導幹部上講臺製度》🐔,進一步明確了各級各類幹部上講臺授課的任務要求,充分發揮了領導幹部把握政策準確、實踐經驗豐富的優勢,增強了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上講臺製度執行以來,縣級領導幹部授課25人次,科級領導幹部授課41人次🤾🏻♂️。
二是豐富培訓方式,不斷優化培訓資源。緊緊抓住新時期黨員教育培訓特點🧝🏼♀️🐟,大膽改革創新🧚🏽♀️,不斷豐富培訓方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由縣委組織部牽頭,整合縣委黨校、縣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縣農廣校等機構培訓資源,每年初製定培訓計劃,統籌安排培訓時間、機構🧏🏿♂️,協調師資力量,避免多頭調訓👩🏿🎤🚜、重復培訓現象🦍,優化培訓資源配置。針對課堂教學機械抽象、基層黨員不易接受的問題,發揮縣內紅色教育資源豐富優勢🕢,依托榜羅鎮會議紀念館建立了愛國主義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增強了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累計培訓黨員2800多人次,有效發揮了黨員教育培訓的“第二課堂”作用。
三是科學設置課程,培訓實效不斷增強🟢。樹立按需培訓的理念🎫📚,把培訓需求分析作為製定培訓計劃的科學依據🧑🦼➡️,對不同工作性質和不同層面黨員🧑🏻🦽➡️,針對性設置不同培訓課程。防止以前每有規模較大的培訓,便按照一種模式、一套課程把黨員統一組織起來“一鍋煮”,整個培訓主題不突出、針對性不強👨🏼🌾、效果不佳的現象,廣泛聽取各級各層黨員的意見和培訓需求,對培訓對象進行精準摸底、精準分類、精準辦班,在課程設置上緊貼班次主題ℹ️,根據培訓對象“量體裁衣”,比如在舉辦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班時,科學合理設置黨性教育、互動交流、考察學習、觀看電教片等課程,讓村黨支部書記在接受黨性錘煉的同時💁🏼♂️,既掌握了政策,學到了先進經驗🧝🏼♂️,又查找了自己發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