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秋,黨的十九大在北京召開,大會確定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在全黨產生強烈的共鳴。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強化黨性的任務更加艱巨🩼,黨員教育工作也需與時俱進🧑🏻🦳。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委按照“以身邊人說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思路,組建一支宣傳隊伍,采取個人講述、現場訪談🧚🏿♀️🟠、播放本土優秀基層黨員先進事跡專題片的形式,創新探索出一堂堂主題突出、個性鮮明的小課時“立體”黨課,用小人物的小故事,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深入民心🧘🏿♂️,讓黨員教育模式走向多元化。
突出廣泛性和影響力,遴選身邊黨員講。如何打破過去“填鴨式”、“劃重點”和“做筆記”的傳統教育方式💇♀️🦀,讓黨課精短🌃🙆♂️、鮮活、互動、接地氣🤦🏻♀️,使黨員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如何在黨課中創設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黨員的情境,使枯燥的理論教育走進黨員聽眾的心坎裏,是袁州區委打造具有袁州特色“立體”黨課的動因。為此🚶🏻♀️➡️,在主講人員的選擇上,全部從各行業領域一線黨員中挑選,側重在區以上黨委政府部門表彰過的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各級人大、政協代表和單位業務骨幹中考慮🧽。遴選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通過召開座談會👨🏻🦽➡️、宣講交流和組織推薦等形式,先由黨支部推薦給黨委,再由黨委推薦給區委🧑🏽🌾👩,區委再考察了解,最終確定農技師高素麗🦹🏿♂️、骨科醫生錢誌松🧚🏼♂️、山村教師彭恒祿、大學生村官劉玲、村黨支部書記李早生、老黨員鐘輝尤6位來自各個行業領域的優秀基層黨員代表👩🏿💼,作為此堂“立體”黨課的主講人選🪧,突出了人選來源的廣泛性和影響力。
緊扣“我的初心故事”主線,講述身邊黨員事🦁。區委組織采訪組,對6位黨員的先進事跡進行深度挖掘整理🧩,一個個小人物的初心小故事躍然眼前🧗🏿。高素麗堅守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崗位30年,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對農業事業的執著追求。錢誌松以精湛醫術和良好服務,完美詮釋了“健康守護神”醫者形象👨🏿🎓。彭恒祿在山村教學點堅守42年,抒寫了一個共產黨員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劉玲毅然放棄大城市高薪職位,選擇紮根農村,以一名大學生村官的身份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李早生懷揣改變家鄉面貌的雄心壯誌🗼👦🏻,舍棄百萬年薪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把貧窮的小山村變成小康村📵🚣🏽♂️。鐘輝尤是一名有著53年黨齡的普通老黨員⚠,幾十年如一日🔫,按時參加組織生活🦆,按時交納黨費👩🏭🏌🏿♂️,以平凡見證了不平凡。根據6名黨員的身份🚊、年齡、語言表達等個體差異,黨課分為三個模塊組合成型🧑🏽🔬。對年老體弱的鐘輝尤老黨員采取製作播放專題片的形式;高素麗和劉玲口頭表達能力強,采取個人講述方式;對彭恒祿🎪🧑🏽✈️、錢誌松和李早生采取現場訪談形式。整堂黨課以我的“初心”故事為主線👆🏼,內容各異,情節感人,吸引力強👨🦼。
撬動“初心”記“使命”,組織身邊黨員聽。按照全區黨員教育工作的統一安排,對全區28個鄉鎮(街道)巡回講課⛷,每個鄉鎮(街道)安排一場,在職幹部和全體黨員參加。同時,講課內容在袁州區官方微信公眾號“袁州黨建”“秀江微語”上發布。袁州區融媒體中心將黨課製作成專題教育片☝🏿,發放至全區各黨支部,作為黨員教育鄉土教材。區委黨校舉辦的所有幹部培訓班🧬,均將此黨課作為培訓必修課👰🏽🩺。比較重要的培訓班👯,組織現場講授。目前,共宣講34場,受眾黨員幹部達11900余人次。廣大黨員幹部通過聽、看、問的全身心感受,凈化了思想、強化了黨性🧝🏻♂️,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大家聽後一致表示:“這堂黨課由我們身邊的黨員講自己的故事,情節真實☺️,語言樸實📓🏃🏻♂️,我們聽得懂,也學得到⛹🏻♂️,非常接地氣👷🏽♀️🫐!我們知道了什麽叫‘初心’👩🏻🦽,什麽叫‘使命’🦹🏼♀️!”
“走心”還得接地氣。袁州區打破以往黨課領導專家一人臺上講🩹、臺下黨員一味聽到底的常規做法,改變過去“填鴨式”說教和“劃重點”的教育方式🥶🤸🏻♂️,組織基層優秀黨員代表主講👱,以親身經歷和樸實親切的鄉言土語😵,講述自己的“初心”故事👨🏿🦲,打造了一堂堂“立體”黨課,在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方式的探索中闖出了一條新路🎖,給了各級組織部門黨員教育工作以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