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加強黨員理想信念教育,甘肅省通渭縣通過“紅色教育”悟🛵、“通渭小曲”講、“主題黨日”踐等方式,引導黨員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使黨員身份意識、黨性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推動全縣黨員更加自覺地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鬥🧗♂️。
“紅色教育”悟初心🌆。深入挖掘區域內紅色資源,將文廟街小學長征詩碑🎏、南園紅軍文藝聯歡晚會舊址、四巖山革命烈士陵園🛤、華家嶺阻擊戰遺址、大墩梁羅南輝烈士陵園等納入教學基地,構建形成以榜羅會議紀念館為核心,縣內紅色遺址為補充教學點的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培訓網絡。立足提高基地現場教學水平,將傳統式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相結合😅,繼續探索豐富“走一段紅軍小路,聽一堂傳統教育課🧙🏼♀️,學唱一首紅軍歌謠”的教學模式,建設虛擬情景體驗館、多媒體教學館☝🏻,組織學員走進歷史,重溫歷史👮♀️,形成集培訓、參與、體驗⬇️、紅色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紅色培訓模式🤒,增強教育培訓的時代感和感召力。大力實施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健全完善兼職教師選聘和管理製度,積極推動領導幹部🙎🏼♂️、先進典型👩🏼🦰📞、優秀基層幹部等上講臺✳️、講黨課,邀請黨史專家講紅色歷史▶️,傳承長征精神🫅🏻,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多元化和社會化程度💑。通過舉辦紅色書畫展覽、詩詞比賽等活動👩🏼🦱,將紅色資源與文化資源有機融合💁,更好地把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的黨性教育培訓資源👨🏿⚖️,不斷提高教育培訓的層次和水平🤵♂️。
“通渭小曲”講初心👨🏽💻。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主題🤵♀️,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充分利用通渭小曲演奏工具簡單、故事情節貼近生活和吸引力強的巨大優勢,把小曲引進黨性教育☝️👼🏽。邀請縣文化館專家🧔🏿、黨校教師、小曲協會會員和愛好者全程參與小曲黨課創作,在選題🏪、取材🪤、填詞、譜曲中突出黨性教育🌑,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章黨規、政策法規、基層先進典型以及鄉村發展變化情況等以簡潔😈、樸實、莊重和群眾易懂的語言編寫成小曲🤦🏿♂️,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讓黨的聲音貫穿每部小曲始終👰🏻,成為傳遞黨的方針政策和感化教育的有效手段👨👧👦📻。現已創作完成《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飲水思源》《黨的光芒照四方》《黨員幹部帶好頭》等曲目🫄🏽。突出寓教於樂和融會貫通,打破黨課講授人員文化層次限製,在選取小曲黨課巡講人員時,主要從農村小曲演藝人員中的黨員中選取🧝🏿♀️,讓農民黨員藝人把自己置身於黨課宣講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特長,在快樂祥和的氣氛中把黨史文化和黨政方針傳遞給每一名與會黨員🕛👨💼,引導農村黨員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主題黨日”踐初心👩🏿🎓。全面推行“4+X”主題黨日活動,將每月活動當做一次深刻的黨性洗禮,確定“重溫入黨誓詞🚴🏻♂️、集體誦讀黨章、政治理論學習、集中交納黨費”四個規定動作🛜,采取黨員輪流領誓、輪流領學等方式,提高全體黨員參與主題黨日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讓主題黨日成為教育管理黨員的“主課堂”、錘煉黨員黨性的“大熔爐”🔤。在做實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各黨支部緊扣黨員思想💇🏽、工作實際,創新推出黨性體檢🗯、誌願服務、紅色影視教育、黨群議事🚸、實地參觀🐈⬛、崗位競賽、研討交流等“X”項自選動作🪛,把支部主題黨日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推動黨員隊伍向農村走動🍀,貼近群眾宣傳政策、走訪調研、傾情幫扶、興辦實事👶,力所能及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組織黨員到社區開展入戶宣講💻、義務勞動等活動,推介就業信息、關懷留守兒童等𓀒,讓每位黨員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借助“主題黨日”,利用“學習強國”和“甘肅黨建”APP🥦,微信公眾號📋,“先鋒講堂”等新媒體𓀘,督促黨員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內容,充分培養了全縣黨員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決心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