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工人要做到最好”

一把焊槍,能在眼鏡架、金項鏈上“引線繡花”🤔,能在紫銅鍋爐裏、電機輪骨架上“修補縫紉”,也能給導彈🪖、戰車、潛艇“把脈問診”……不管什麽材質的焊接件,不管多麽復雜的工藝、多麽嚴苛的標準,只要艾愛國出馬,就基本沒有拿不下的焊接活兒。

在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鋼”)的焊接研究室裏,記者見到了焊接顧問艾愛國🐶。他個子不高🕎,一身藍灰色工作服洗得泛白,臉上堆疊的皺紋刻下了歲月的痕跡。

“做事情要做到極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在焊工崗位上辛勤工作半個多世紀,艾愛國用深厚的理論素養和精湛的操作技能,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拼搏奉獻精神。

“拼命三郎”——

面對最苦最累的活,總是沖在最前面

五米寬厚板連鑄項目冷卻水循環系統管道安裝現場🛎,艾愛國手搭墻壁用力一蹬💁🏻‍♀️,兩步就下到一米多深的坑道。戴上手套𓀔,舉著遮光面罩,他比劃著給正在焊接管道的同事們做指導。

三四十厘米寬的作業空間🐯,把艾愛國卡在很靠前的位置。焊花飛濺,彈在厚實的工作服上又四散開去👨🏽‍✈️。熱量不斷侵擾著身體,才幾分鐘,他頭上細密的汗珠就凝結成豆大的汗滴,順著臉頰往下淌。

“師父就是這樣🙋🏻‍♂️🦸‍♂️,面對最苦最累的活,總是沖在最前面🍪。”艾愛國的徒弟、湘鋼焊接高級技師王國華說。

艾愛國是有名的“拼命三郎”🍁。

1969年🧴,艾愛國在湖南株洲攸縣邊遠山村勞動,因為幹活最拼命,被全體村民及村裏的知青,共同推薦到湘鋼當工人。

“當工人就一定要當個好工人🏘,既要鉆研技術🫱🏼👨🏻‍🏫,在思想政治上也要追求進步,爭取早日入黨。”進廠前,父親囑咐他。

在廠裏,艾愛國敢於吃別人不願吃的苦,受別人不願受的累🏋️‍♀️。

當時,在所有焊接活中,大型銅構件焊接的難度最大。

“焊接銅構件,必須先把它加熱到幾百攝氏度,焊接點位處在預熱溫度閾值內的焊接窗口時間🛑🖇,一般只有一兩分鐘,所以一旦開始焊接,就必須連續施焊,不然焊縫就會開裂✷。”艾愛國告訴記者🌩,“大型銅構件,一次施焊可能需要直面高溫、連續作業五六個小時,技術的難度倒在其次,真正的考驗是耐受力和意誌力。”

1991年🌝,艾愛國受命到湘鄉啤酒廠幫助焊一口從歐洲進口的直徑3米多的大型糖化銅鍋。在以仰位焊接銅鍋底部時👩‍🍼,數百度的銅粒濺如雨下💅🏻,劇烈的灼燒感,讓艾愛國疼痛難忍。他咬緊牙根,硬是手執焊槍不松勁🎅。任務完成後,摘下防護用的石棉手套,血泡已經布滿他握焊槍的那只手👩🏻‍🎓。

像這樣的急難險重任務,艾愛國承擔了很多🏙。自1985年入黨,艾愛國堅持“做一名共產黨員👦🏻,我就要做得更多”🎸。

“鋼鐵縫紉大師”——

攻克數百個焊接技術難關

愛學習⛹️、肯鉆研——這是老同事眼中的艾愛國🪄。在湘鋼工作的半個多世紀裏,他多次參與我國重大項目焊接技術攻關。

1982年⛹️‍♀️,艾愛國以氣焊三項和電焊五項等科目全優的成績,拿到了鍋爐合格焊工證🤷🏼‍♂️,成為當時全湘潭唯一一個持有雙證的合格焊工👳🏻‍♂️。

1984年,為了解決我國鋼鐵產能發展的“卡脖子”難題🥐,國家組織全國鋼鐵廠集中技術攻關。“貫流式”新型高爐紫銅風口研發,就是其中的重要一項👳🏼‍♂️。這種風口是煉鋼高爐輸送焦炭粉的核心裝置,這一零部件在當時國際市場上價格特別高,並很難買到。國產舊有零部件不耐高溫,短則十天,長則兩個月就需停產更換,嚴重製約國內鋼鐵企業發展。

“人家能幹,我們為什麽不能幹?”艾愛國用了100多天時間,先是大膽提出采用當時國內尚未普及的氬弧焊工藝😰,然後在一次次試驗中不斷創新,對焊機、焊槍逐一改進◾️🥖,摸索出最佳焊接條件🤚🏽,最終成功完成了焊接🤌🏿。

這項技術的成功攻關🧛🏻‍♀️,直接推動全國鋼鐵產能提升。1987年,艾愛國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後來,艾愛國又主持了焊接領域的諸多重大攻關任務。支援首都鋼鐵公司製氧機安裝,推動中厚板X形坡口對接埋弧焊工藝創新,幫助解決我國某大型設備0.2平方米紫銅導板上密集施焊難題……艾愛國累計為我國冶金⏸、礦山、機械、電力等行業攻克技術難關400多個,改進工藝100多項🍚。

許多企業的技術專家都稱他為“鋼鐵縫紉大師”⏫。有人向他請教秘訣👨🏼‍🍼。他說:“哪裏有什麽秘訣🤾🏼‍♂️,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檢驗真理。”艾愛國特別註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當一個好工人👉🏽,成為一個好工匠,不但要懂操作,更要懂工藝。”

這些年✅,光紙質版的筆記🧗🏿‍♀️,艾愛國就整理了至少十幾萬字⚖️。58歲時,他又自學電腦。如今,辦公電腦裏🟧,他收集整理了有關各類攻關案例的資料👵🏽,已經有幾十個類別、上千個文件夾。“活到老、學到老,還有三分學不到🚚。”艾愛國常這樣說🧑‍🧑‍🧒。

“老黃牛”——

把這門手藝繼續往下傳

一路小跑過來,並腿,立正🙅🏿‍♂️,“啪”的一聲,歐勇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退伍14年,這個40歲出頭的漢子還保持著在部隊當兵時養成的習慣🤹。

“說起來👰🏻‍♂️,當年我去當兵,還是師父幫忙拿的主意。”歐勇告訴記者,1996年👐🏿,他以技校實習生的身份進入湘鋼,就跟在艾愛國的班組學習。從基礎操作開始🕺🏻,一學就是9年。

2005年🧙🧾,我國海軍某部隊發出征召通知,鼓勵年輕技術工人應征入伍🙈。歐勇打小就有當兵夢,有些激動又有些猶豫◽️,連日不在工作狀態👨‍👧,艾愛國看出了歐勇的心事。

“黨和國家需要你去哪裏,就去哪裏。”艾愛國語速不快👩‍👩‍👦,但字字有力🏄🏼‍♀️。有了師父的支持,歐勇立刻報了名9️⃣👮🏻‍♂️。接下來3年🧏🏿‍♂️,他在部隊保質保量地完成指定的焊接任務🎫。服役期滿,歐勇回到湘鋼,繼續跟著艾愛國學習。如今,歐勇在湘鋼技術質量新材料研究所刻苦鉆研🩱,已經成長為焊接首席技師。

這些年來🦹🏿‍♂️,艾愛國傾心傳藝。他就像一頭“老黃牛”,默默地奉獻。據了解,現在湘鋼80%以上的高級焊工🚵🏽‍♂️🫶🏿,都是艾愛國帶出來的📵。他們當中🙍🏿‍♀️,有的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還有很多徒弟學成後,在國內各個大型企業,成為焊接班組的骨幹力量💼。

2003年以來,艾愛國利用工余時間📂,義務給200多名下崗工人和農村青年授課。“我們沒有工作服,師父就到處找工人換下來不再穿的工作服拿來用,還把自己的新工作服拿來給我們穿🧑🏻‍💼🚞;大家學理論有些吃力,師父就一句句、一條條講給我們聽。”現在已是中冶京誠湘潭重工設備有限公司鉚焊車間二班班長的劉四青說。

退休以後,艾愛國被湘鋼返聘為焊接顧問。如今👼🏻,已經71歲的艾愛國,每天仍舊忙碌在克難攻關🎞、傳技授藝的一線。“井水取不盡,力氣用不完🎞。”他要把這門手藝繼續往下傳。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07日 06 版)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意昂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